古今对“死”的讳称

2023-03-18 22:39 发布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君王至高无上,享有种种特权,连“死”也有专称,除“崩”外,还有“山陵崩”、“驾崩”、“晏驾”、“千秋”、“百岁”等。一般官员和百姓死亡,则称“殁”、“殂”、“千古”、“殒命”、“捐生”、“就木”、“溘逝”、“作古”、“弃世”、“故”、“终”等。父母死后。孩子们则讳称“孤露”、“弃养”,长辈去世则婉称“见背”。佛道徒之死,说法更多,如“涅般”、“圆寂”、“坐化”、“羽化”、“示寂”、“仙游”、“登仙”、“升天”、“仙逝”等。“仙逝”现也可用于被人尊敬的人之死。


(网络图片)


    到了现代,“死”的讳称更是五花入门,书面上除沿用不;少古人的称谓外,又有了一些新的词语,如“安息”、“长眠”、“逝世”:“长逝”、“谢世”、“离世”、“亡故”、“永别”等。口头则一般婉称“老了”、“没了”、“坏了”、“过世”等,在特定环境中,也可说“去了”、“走了”等。


    “死”还有许多有着特殊意义的讳称,如:为正义事业而死叫“就义”,为国家和人民而死叫“献身”、“牺牲”、“捐躯”、“殉国”、“殉职”等,死于意外事故叫“遇难”,年幼而亡叫“夭折”。生病而死叫“病故”,年老在家安然而故叫“寿终正寝”,被尊敬的人死去叫“与世长辞”、“心脏停止了跳动”、“停止了呼吸”,马列主义者去世叫“去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基前的讲话》一文中,讳称导师马克思逝世为“停止思想”、“永远地睡着了”、总之,“死”的讳称相当复杂,时代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名目也不尽相同。

 

    不难看出,这些称为都是对死者表示敬意的委婉的说法。都极力掩盖死亡这一残酷的真相,平添一些神秘的或柔和的色彩,以减轻人们对死的悲哀和痛苦。


 (网络图片)


    粗略整理了一些古今对“死的讳称:

佛教:圆寂、溘染、坐化
仙道:登遐、返真
基督教:蒙主宠召、恩劳归主
民间:气散、数尽、物故、物化、就木、归泉、恒化、宛其、归室、损馆、不讳、短折、夭昏、梦桑、倚傀、星坠、星陨、逝世、病逝等等。

:是称天子之死。(崩是自上坠下的意思)
升霞:是称天子之死(潘岳《征西赋》:“武皇忽其升遁。亦称(“登遇”)
星驾:是称天子之死。
:是称诸侯之死,(古代二品以上的官员之死称为蔑)
:称大史之死。(卒是终的意思)
不得:是称士人之死。
寿终正寝:称成年男子特别老年男子的正常死亡(古时男子将终,卧于正厅东首,安键死去)
寿终内寝:是称成年女子特别是老年妇女的立含死亡。(古财女子将终,仍居內寝,不必迁动)
失信:是自言父亲之死。(估是依靠的意思,失估就是失去了依靠)
失持:是自言母亲之死。(侍去依靠的意思,失侍就是失去了依赖。《诗经》有“无父何估,无母何侍”之句)殉:称有所作为、追求理想、道义而舍生。

殉国:称那些为国难、为国家利益而台生者。(文天祥作为民族英雄,人们称他的死为“以身殉国”)
殉道:称那些为国难和正义而舍生者。《孟子。.尽心》“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殉节:是称那些为节义而舍生者。
殉难:称为国家或者为正义而牺牲者。

遇难:称因被迫害或发生意外而死亡者。

被准:是称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死亡者,

藏难:是称领袖人物。革命志士遭受人为的灾祸而死者。

遇害:称因意外之事而死者。(如因飞机失事和车祸死的)

田径:是称为了正义事业舍弃生命者。(如在战场上最后战死者)

就义:是称为了正义事业被敌人杀害者。(就义,即成就义)

逝世:称一般成年人之死。

去世:称一般成年人之死。

谢世:对一般成年人之死的雅称。

长逝:称年高有德的人之死。

百年:称年高的长辈之死。

四游:旧时称老年人之死。

登仙:旧时称老年人之死。

作古:旧时称年长者之死。

永别:称亲朋好友之死。

分手:是丈夫称容于或妻子称丈夫之死(即分开之意)。

:是称元帅、大将之死。(如将星陨落)

:称未成年人之死,亦称找死者。

:称幼年人之死。困:古称上等人物之死

:称饿死者

                                                     责编:磊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