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没有传统丧礼,中国文化就彻底没了希望

2023-03-19 01:15 发布

泱泱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礼仪之邦,在古老的华夏民族中传统文化积攒着一代与一代,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历史阶段之间的同一性与连续性,它构成了古老中国久远的价值观念、道德信仰、制度与行为方式。

而传统的丧礼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着古代中国的社会生产结构、行为心理特征、普遍的价值观与阔大的宇宙观,它还根植与每个个体之中,孕育着每个个体的民族意识与情感,对人们的道德修养以及社会秩序起着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

因此,基于传统丧礼文化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北大哲学系、宗教学系吴飞教授提出:没有传统丧礼,中国文化就彻底没了希望。这样的观点来突出告诫人们传统丧礼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偏废。


丧礼通过培养爱敬之情立安世道人心

   《孟子》有言,王道之始——起于民养生丧死无憾。历史上的丧礼制度对于敦化风俗以及安顿人心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么丧礼文化到底是怎样潜移默化地达到安世道人心的作用的呢?

吴飞教授认为丧礼制度之中寄存着人们""""的情感,从而使得民德归厚。他认为爱与敬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表现和保证。

如果没有后者这种严肃认真的""的话,爱是得不到保证的。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恰恰是过于强调前者而不强调后者,导致爱无法得到保证了。



我们知道,每个个体都处于一个社会共同体之中,而人们正是通过文化去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相协调适应,并且由此去构建他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

道德生活来源于社会生活,在社会的群体生活中道德才得以彰显,而丧礼仪式一方面既可以传递与强化集体观念意识,另一方面也蕴含着族群的内在情感与道德品性。

通过丧礼的复杂象征性结构,展现人类诸多难以直面的内容"死亡""痛苦"等,从中传达出""""的生存主题,正是丧礼文化长期受到人们认可与延续的原因。而也正是丧礼制度延续了爱与敬的情感,达到了安世道人心的作用。



丧礼文化树立伦理道德

   吴飞教授直言,从历史经验来看,丧礼肯定起到了敦化风俗的作用,但现实社会基本放弃了礼仪制度,如若完全不讲丧礼文化,伦理败坏便显而易见。可见,丧礼制度对于伦理道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从古至今,丧礼制度虽演化不断,但为父母守孝的观念依然传承下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中成员之间的亲情是人们最主要的情感性体验,而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因而家庭成为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

    《诗·小雅·蓼莪》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可见,家庭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影响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在古代中国,""""是难以分离的,《吕氏春秋》中云:"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此四者,异位同本。故圣人之事,广之则极宇宙、穷日月,约之则无出乎身者也。"社会中蕴含着共有的价值与信仰体系。

   丧礼制度就很好地维持了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奠定了古代中国礼仪之邦的理念与实践基础。传统丧礼制度将个人、家庭与国家成功地结合到一起,使得社会伦理道德得以巩固。



传统丧礼关联着传统文化

在谈论到传统丧礼至今仍然没有根绝的问题时,吴飞教授回应道:"现代中国人和传统中国礼乐文明的唯一一个具有实质性的联系就在丧礼上面。如果传统丧礼彻底消失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就很难有希望了。"

   传统丧礼文化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没有传统丧礼,中国文化也将面临泯灭的危险。

中国传统的丧礼仪式根植于中国文化,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宗教以及社会结构,并且与个体的宇宙观、价值观、行为模式、心里特征紧密联系着,可以说,丧礼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百态的缩影。

丧礼制度之所以占据如此地位,一方面源于""是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习俗行为准则,它极大充实并丰富了礼的内涵与实践性,另一方面它符合了官方儒家思想中整合个人、家庭、国家关系的要求。

丧礼文化制度具有恒定性与群体性,它将逝去的一代与活着的一代连接在社会的根本结构之中,故而失去丧礼文化,便将失去一个群体性文化,失去中国文化。



现代殡葬改革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中国进入了社会的快速转型推进时期,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中国乡村社会也在进行着复杂的转变与重构。

   但令人担忧的是,面对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的强势浪潮,中国传统文化被严重挤压,出现了一系列的异化现象。在中国的乡村社会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以安徽安庆为例,强制推行的殡仪改革引发了一系列矛盾与骇人听闻的事件。有报道刊载出,许多老人为了能赶在火葬之前入土为安而纷纷自杀。

这并不是个案,在九十年代时,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并且为了对抗这类行为,当地的政府部门欢迎举报,最后导致在有民众举报后,他们就将尸体挖出来,当场浇汽油燃烧,进而引发了更大的纷争冲突。

在贵州的某些地方政府,也因殡葬改革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违规人员抓捕判刑,而当地人也因政府的强硬举措,有些完全不办丧事,只偷偷挖个坑把逝去的亲人埋葬,也完全不起坟头。



   这一系列因殡葬改革出现的矛盾在各地都屡见不鲜,尤其在乡村地区反抗更为激烈。而政府有时过于强硬的措施,也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对于因殡葬改革而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吴飞教授也表达了他的看法:"现在中国的殡葬改革是把人的尸体当成垃圾在处理,殡葬部门就是一个人体垃圾站,它的目的不是维护爱敬之情,不是慎终追远,而是怎么尽快把死人处理掉。这种指导思想是完全否定性的、负面的。"

吴飞教授明确地指出了如今殡葬制度改革最大的一个问题,那便是缺乏了人文关怀,完完全全将人当做了物品仪器在处理。而传统的丧礼制度则寄托了人们深刻的情感,是一种慎终追远的文化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现代化殡葬制度所能动摇的。

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然离不开传统的丧礼制度,需要从中找到同样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因素,加以利用,使得现代的丧礼殡葬能让逝者体面,家人得到一定的安慰与寄托。



吴飞教授对现代丧礼制度的建议

在具体改革制度方面,吴飞教授提出应该出台相应的丧假制度,尽管现在有法定的丧假但时间太短,基本是空文规定。

吴飞教授指出:"古代的丁忧制度,除了文化方面的考虑之外,一个直接的考虑也就是对于人情自然的照顾。殡葬改革里面没有适当长度的丧假,它完全   是从很负面、消极的角度来考虑,而不考虑怎样让人度过这段哀痛的时期,怎样让人的情绪慢慢恢复过来等等,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故而,吴飞教授认为对于丧假应当适当延长,使得丧亲者能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得到恢复,这也是对人情关怀的一个起码的要求。 

对殡葬行业来说,在一些大城市已经有了对人文关怀的实践。例如北京的八宝山殡仪馆举办追悼会,但因仪式方面问题,仍然有不少人依然选择在家办丧礼,而后再去火葬场处理死者尸体。

南方也有部分城市的殡仪馆里选择了偏向传统丧礼制的方式,灵堂摆放遗体,而家人可以在两侧守灵,接受来自亲朋好友的吊唁,期间会举办各类仪式来哀悼死者。这种模式将现代与传统结合,被更多人接受,值得借鉴。



   对于现出现的殡葬模式的冲突,吴飞教授最终也表示,目前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要解决目前困境只能选择土葬,但对于如今的城市以及未来乡村发展来说,这仍然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几千年以来,华夏民族处于一个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巨大的背景之下,而传统的丧礼文化制度因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情感与民族意识成为人们的心灵纽带,将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传统丧礼文化贯穿着社会始终,植根于人们的心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如北大教授吴飞所言:"没有传统丧礼,中国文化就彻底没了希望。



                                                                                                                                                                  责编:磊哥